7月13日,PG电子(中国)文学与新闻学院“‘乡’约黔行,筑梦瑶寨”团队抵达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乡高华村,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开展之前,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关于瑶族药浴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药用原理和文化内涵。并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此外,团队还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多种形式,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中,瑶族药浴拥有悠久的历史。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居住在深山密林中,自然环境恶劣,在与自然漫长的抗争和适应的过程中,凭借着对草药的深刻认识和运用,摸索出了药浴这一独特的养生方式,通过药浴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药浴所用的草药多采自田间地头,天然无污染,经过精心配伍,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功效。
为深入了解瑶族药浴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情况,团队成员在与文化传承人赵有辉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药浴已成为瑶族人民的一种文化信仰。瑶族药浴的配方和制作工艺都是由祖辈们口口相传而来,蕴含着瑶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导致瑶族药浴的制作工艺和配方逐渐失传,瑶族药浴正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
7月15日,团队成员来到村民家中,亲身体验了瑶族药浴的制作过程,其制作方法独特。首先,瑶族人民会根据草药不同的功效和患者不同的需求,精心挑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野生草药。这些草药包括但不限于透骨草、九节风、杜仲藤等;紧接着,将这些草药洗净、切碎,放入大锅中加水煎煮。煎煮的时间和火候需要严格掌握,以确保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煮后,将药水滤出,倒入浴桶中,再加入适量的热水,调节到适宜的温度,便可进行药浴。
团队成员在药浴之初,会感到微微的热意,但很快,身体就适应了这种温度,感受到药水在缓缓地渗透进皮肤,继而开始享受药浴带来的舒适。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开始微微出汗,这是药浴发挥功效的表现。汗水带走了体内的毒素和湿气,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在药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适时地为你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的稳定。药浴结束后,团队成员明显感受到肌肉的放松与舒展。长期积累的疲劳与紧绷在温暖的药浴中渐渐消散,仿佛每一个细胞都被重新注入了活力。关节处的酸痛感也得到了极大缓解,原本沉重的身体变得轻盈起来。
瑶族药浴不仅是一种养生方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瑶族传统文化中,药浴是一种重要的仪式。瑶族妇女在产后必用药浴进行调理,以恢复身体的元气。同时,药浴也是瑶族人民接待贵宾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尊重。瑶族药浴体现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暑期三下乡瑶族药浴实践调研活动,是一次充满意义和收获的旅程。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瑶族药浴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瑰宝,也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文/谭建容 雷四妺 图/龙碟 勾兴敏 编辑/杨逸清 校对/杨忠兰 张倩 王琳 审核/龙尚国)
实践团队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雷四妺采访国际级非遗传承人
瑶浴药水的制作
团队成员赵彩香采访高华村村干部
团队成员采访省级非遗传承人
高华村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