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立足标杆学院建设,充分发挥“以艺为媒展风采,立德树人作奉献”的党委特色

发布者:吴胜柱发布时间:2024-05-30

取得的成效:

1.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教学科研提质增效。近三年来,党员教师带头申报教研、科研项目30余项,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10余部,带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并多次获奖。承办2023年“中国—东盟教育周”全年期项目“中泰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举办国际性大型学术交流活动“零”的突破。(供稿/吴定艳 编辑校对/陈国风 审核/吴胜柱)

2.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2017年以来,除受疫情等极端情况影响外,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文艺晚会)、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迎接新生文艺晚会,“三场晚会”已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深受师生喜欢的校园文化品牌。加强优秀文艺精品的创作、展演和推广,2023年,在学院党委大力推动下,完成省级教改项目“全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项目民族歌舞诗《乌蒙踏歌》”的复排复演,获省级、市级资金10万元支持;完成“三线建设”题材大型舞台剧《乌蒙长歌》创排演工作,获社会各界高度赞誉,提升了学校声誉,涌现了《情满乌蒙》《幸福花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了《复兴的步伐》《中华魂》《科技之路》等优秀校园文艺精品,《中华魂》MV、《科技之路》MV被“学习强国”采用推广,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

3.发挥专业优势,促进社会服务职能发挥。2020年以来,连续4年参加中国凉都 六盘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及其他系列演出;圆满完成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贵州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任务,获得了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受六盘水市民宗委委托,以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铃铛舞》《芦笙舞》为题材编排舞蹈表演项目《苗韵・彝风》,代表六盘水市参加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项目类一等奖;参加以反映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民族歌舞剧《云水缘》排演,代表六盘水市参加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剧目银奖。组建乡村振兴艺术服务团,组织师生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举办音乐、舞蹈、绘画、摄影和短视频摄制等文艺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与校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30余项文化艺术技术服务,获横向项目资金近100万元。

 主要经验:

1.坚持党建带动作引领强示范。加强党委和基层党支部自身建设,于2022年6月完成了学院党委、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配齐学院党委、两个基层党支部班子,明确教工支部书记为“双带头人”,支委成员来自教学科研一线;明确辅导员全部进入学生支部委员会班子。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扣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一体化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在师范专业认证、硕士点建设、专业评估等工作上,学院党政班子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主动承担急迫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教职工一起审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以及自评报告等,在学院上下形成了一心抓认证、抓硕建、抓评估、促发展的工作氛围,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立足专业特色展风采树形象。针对艺术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围绕“学科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专业发展思路,针对美术、音乐、舞蹈表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着力培养能讲能教、能画能拍、能唱能跳、能编能创的艺术类专门人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助推地方文化艺术繁荣为己任,主动对接文化旅游部门、教育部门、旅游景区景点,争取各方面支持,着力构建“政府搭台、学院唱戏”的校地文艺协同发展新模式,努力为师生“展风采、树形象、作奉献”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和载体。

3.围绕培根铸魂育新人作奉献。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过程。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方面,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帮助学生提升文化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近三年来,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有2项获省教育厅立项,4项获校级立项,教改项目获省教育厅二等奖1项、学校一等奖1项,出版彰显艺术特色的教材和画册10余本,创作音乐舞蹈作品20余部。成立公共美育教学部,统筹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工作,致力于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确定了“以课程思政统领艺术课程建设,以美育育人途径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艺术+思政”的教学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以美培元、以美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