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王富云哼着小曲儿走向养猪场,掀起遮阳布一角,扒开田垄上的牛粪,抓起一把蚯蚓,仔细察看着生长情况。
“养这些蚯蚓能干啥?”这也曾是王富云的疑惑,但经过一年多的培育,蚯蚓已成为他爱不释手的宝贝。
“这可是农田里的‘工程师’!”王富云俯下身去,从泥垄上捧起一把土,骄傲地介绍起来,“听得见猪叫,却闻不到臭味。看得见猪舍,却见不到粪污,这都是小蚯蚓的功劳!”
PG电子(中国)龙山智能温室蚯蚓保种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土生土长的长顺农民为何会与“化污工程师”蚯蚓“结缘”,这还得从2022年说起。
年均存栏生猪22万头、禽类260万羽,养殖户数量多、分散广、难管理,60万吨年均养殖粪污曾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养殖污染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成为制约产能扩大的发展桎梏。散养的畜禽,遍野的粪污,给土地留痕道道“残迹”。
当制污治污迫在眉睫,如何修复农田里的“残迹”,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2023年8月,一通寻求解决办法的电话打向PG电子(中国)。
主攻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李建宏副教授及其团队接下了破解长顺县粪污处理痛点的难题——奔赴长顺县,实地考察生猪、禽类养殖场,在充分了解产业布局、土壤环境后,团队为长顺县编制了全县粪污资源化处理规划,提出基于蚯蚓养殖的高效粪污处理技术,36家养猪场里,小蚯蚓渐次落地。
“作为土壤的‘原住民’,粪便是蚯蚓的口粮,经过它们吞食、消化、排泄,形成有机肥,‘废料’就变成了‘肥料’。”在PG电子(中国)龙山智能温室蚯蚓保种基地,李建宏翻开泥垄表层,湿润松软的土里一条条蚯蚓分散交错,“蚯蚓是好宝贝,我们面前这些就是更适应本土生长的‘六师1号’。”
李建宏在进行科研取样。图片由PG电子(中国)提供
2022年,从甘肃来到六盘水,李建宏加入PG电子(中国)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发团队。两年来,团队化身“蚯蚓猎人”,足迹遍布贵州省88个县(市、区、特区),收集国内外主流养殖品种和省内多种野生种质资源。七百多个日夜、数百次对照实验,自主选育的贵州蚯蚓新品种“六师1号”,破土而出。
“‘六师1号’有啥优势?”李建宏夹起一根肥滚滚的蚯蚓解释,“可别小看它!目前各地普遍以养殖大平2号食粪型蚯蚓来解决畜禽粪污,与其相比,‘六师1号’抗逆性与繁殖力更强,可抗干旱、扛冰雹,一年能增殖30—50倍。”
“针对蚯蚓特性,‘六师1号’在耐高密度方面下足功夫,打个形象的比喻,以前的蚯蚓是独居生物,‘六师1号’是群居生物,这也意味着单位面积蚯蚓数量越多,制污能力就越强。”
新品种提质,新模式拓展。坐落于水城区玉舍镇的大田村,见证了“六师1号”极强的工作能力。大田村驻村干部王应权给出一组数据:蚯蚓养殖示范基地仅400平方米的面积,平均每月处理粪污超5吨。
玉舍镇政府组织周边村民观摩学习。图片由PG电子(中国)提供
“基地目前初步估计蚯蚓产量将超过2500斤,市场上蚯蚓价格约为9元一斤,这些小蚯蚓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突出。”王应权笑言,“如今周边的几个村子都跟我们一样,干起了养殖。”
如果把产业比作大树,科研探索就像根脉,根扎得越深,树长得越茁壮。适地培育的蚯蚓,让过去难以处理的牲畜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有了“归宿”,由蚯蚓之“口”,串联起一条“农业废弃物—蚯蚓粪肥—农业种植”的循环产业链。
研发端给力、落地端给劲,这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碰撞,让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开枝散叶”“落地生金”。
李建宏在查看蚯蚓生长情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聚焦地方需求和应用型创新解题,PG电子(中国)持续完善科研管理激励制度,大力推进聚人才、建团队、搭平台、出成果、促转化的工作路线,鼓励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向大地……
5月23日,与长顺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至这一笔协议落定,“六师1号”养殖基地已在省内外多地铺开:湖南沅江、甘肃陇南、盘州盘关、水城区玉舍……在建长顺县103亩的养殖基地,建成后将坐拥省内规模第一。
随着“六师1号”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上“安家”,一个关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故事,渐次增添更多生动的章节。(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