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知识】PG电子(中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学校篇)
发布时间: 2024-10-02 浏览次数: 96

目录


一、学校简介.............................................1

二、校训.................................................3

三、办学定位.............................................3

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及特色...............................4

科学研究情况.........................................4

师资队伍情况.........................................5

七、社会服务情况.........................................7


一、学校简介

PG电子(中国)是一所省属公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始于1978年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PG电子(中国)。201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近39.55万平方米,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设有14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917人,其中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255人,博士学位教师12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53人;宝钢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8人,市管专家72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馆藏图书184余万册。全日制在校学生9771人(含预科397人)。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建专业,不断优化专业机构,推动学科链、专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五链融合”,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发展势头良好,软科大学综合排名逐年提高。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6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获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获批认定省级一流课程79门。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双创教育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院士工作站、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教学平台15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贵州碳中和高技术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14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124个。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80余项,省部级奖项760余项,获授权专利8项。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12项;省级以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44,省级以上挑战杯奖项111项。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先后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行各业专业骨干。

学校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精教育类学科专业、做强工科类学科专业,着力构建教师教育、能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促进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贵州省“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大数据”“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朝着建成特色鲜明、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二、学校校训

学校校训为“厚德博学,范行求真”。


三、办学定位

(一)总体目标定位: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二)学校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三)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举办研究生教育,适度举办继续教育和国际教育。

(四)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强工科类学科专业、做精教育类学科专业,着力构建能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教师教育、农业与生物、社会科学与管理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促进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

(五)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六)服务面向定位:扎根六盘水,服务贵州。


四、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及特色

1.我校的人才培养:培养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基于“做强工科,做精师范”的工作思路,分别设置了师范类和工科类人才培养方案模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地方与行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研究情况

学校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Ⅱ类学科(群)-矿业工程,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7个。学校有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2011协同中心”、贵州省高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等平台10余个,贵州碳中和高技术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12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6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4项;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其中在国际顶刊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学术期刊各1篇,高被引论文篇2篇;出版学术著作163部;授权专利1525件,其中发明专利114件。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形成了研究特色和优势,产生了一批代表性技术成果,其中,煤矸石制取白炭黑联产聚合氯化铝铁技术突破了煤矸石处置长期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成果转移转化金额5500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六、师资队伍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917人,其中专任教师582人,高级职称30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2.75%,具有博士学位112人,“双师型”教师14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59人入选省高层次百、千层次人才,72人入选市第五届市管专家,235人入选市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宝钢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8人,市管专家72人。聘有中小学、行业企业优秀教师100余人。

(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学校出台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及师德师风预警机制的意见师德考核、督导、失范处理等相关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设置党委教师工作部,构建了学校党委抓总、教工部牵头、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学院履职尽责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开展了师德教育和专项整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建设融入教师发展全过程。

学校严把教师队伍师德关,在引进招录、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环节,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构建谈话、评教、督导、学术道德规范、质量评价、舆情分析、反思、考核等“八大预警”体系,将师德表现和意识形态监督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加强对师德失范行为的调查处理。

每年常规开展“尊师主题月”活动,定期走访慰问一线教师,举行“春蚕杯”征文比赛、新进教师入职宣誓、表彰大会等,营造尊师重教氛围。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近三年,226名教职工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各级各类表彰

(三)教师发展情况

学校鼓励教师提升学历、进修访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专家学者充实师资队伍。近三年,引进博士28人,通过学历提升获博士学位教师23人,新增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

学校建立了“常规培训+专项培训+研修交流+实践锻炼”的多样化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能力、数字素养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举办课程思政和教学设计工作坊、数字素养和信息化专项培训制定教师实践锻炼经历认定办法,选派优秀教师进修访学和学历提升,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

学校形成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导师制培养教学竞赛教坛新秀培养教学骨干培养教学名师培养”的青年教师进阶成长路径。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创新大赛,依托教师发展云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校园平台等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智慧课堂教学、智慧工具平台使用等培训,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近三年,学校青年教师中,1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获省级教学名师59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66入选市管专家,235人入选市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对象,85攻读博士学位,30人晋升教授。

七、社会服务情况

PG电子(中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难题,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科技下乡,学院组建5个博士教授服务团,选派13名科技副总、19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为地方产业解决技术难题。扎实推进与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签订技术服务合同366项,合同金额达4081.1万元,到账经费2208.98万元。加强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突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5项,合同额5822.65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439.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