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倾听岁月回音,凝聚钢铁意志

时间:2024-08-26浏览:71设置

PG电子(中国)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三线先锋队”于7月10日前往胡瑞珊与陈偶绣老人家里进行采访。通过两位老人的口头讲述与旧物展示,实践团队成员对三线建设的往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胡爷爷回忆道:“当时在国家的号召下,我们十五六岁就从湖北武汉来到了贵阳,在20世纪60年代又来到了六盘水。那时候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一抓一大把,无数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熟悉的家乡,怀揣满腔报国之志,奔赴偏远艰苦的山区,心里想的都是要怎么样去跟随毛主席的脚步、报效我们的祖国。记忆很深的是,在去往六盘水的火车上,车厢里都是不同的口音,当时我的心情是又紧张又兴奋。”

1966年10月,21岁的胡瑞珊怀着满腔热血,从贵阳坐了8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辗转来到六盘水,但下车后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心凉。胡爷爷回忆道:“下车后,这里的情形与我想象中大不同,看到的是一大片荒地,交通非常不方便,可以说是没有路,只能靠我们的双脚踩出一条条泥巴路。”当时来接他的是几辆“翻斗车”,车上到处是泥巴和砂石,从水城东站到青杠林林场,汽车在凹凸不平的烂泥路上摇头摆尾,他在“翻斗车”里胆战心惊,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

一旁的陈奶奶抿了抿嘴唇,眼中含泪,哽咽着说:“我16岁不到,就来到了这里,从没见过这种场景,当地居民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冬天也只能穿着单薄的鞋,简陋的麻布裹在身上就是衣服。气候又很恶劣,几乎天天都下雨。”当时他们住的是简陋的油毛毡大棚,每当下大雨,床上就下小雨。大雨过后,路上都是泥沼,坑坑洼洼,有时候不小心陷进去,脚都拔不出来。白天下地插秧时,还要担心蚂蟥的“攻击”。晚上也没有灯,只能靠指挥员发给他们的手电筒走夜路。当时他们心中纵使有千般委屈,也无法向家人诉说,为了保密工作,也只能说是在青杠林林场里做建设。

回忆起那段时光,有泪水,也有欢笑。胡爷爷回忆道:“刚开始很多工作都做不来,很迷茫,还好有我们亲切的指挥员,手把手地教我们从头做起。每天早上六点,指挥员挨个喊我们起床,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女一样。”

随后,陈奶奶拿出了当年的几张老照片,说道“工作几个月后,我们就习惯了,有时候工友们坐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非常快乐,我喜欢唱歌跳舞的爱好也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他们还分享起了当年的爱情故事,折射出三线建设者的朴实与真诚。建设时期的点滴记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时代发展的烙印,激励着后人珍惜当下,勇往直前。

在荒僻的土地上,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没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山辟路,架桥挖洞,建厂盖房。在崇山峻岭间挥洒汗水,奉献青春。面对艰难的任务,他们从未退缩,相互鼓励,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创建了贵州第一个现代煤矿、第一个现代化火电机组、第一个水泥厂、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化工厂、第一个煤机厂……三线建设将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地变成了美丽的高原明珠,中国凉都的美誉插着翅膀越飞越高。

胡爷爷说,三线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现如今从钢厂退休的胡爷爷可以稍微闲下来读读报纸,去周边地区旅游。但他现在依旧关注时政新闻,心系国家大事,他热衷于进行义务讲解,为六盘水青少年讲述三线往事。他说:“如果党和国家还需要我,我一定义不容辞。”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选择,在临走前,胡爷爷和陈奶奶紧握着实践团队成员的手,反复叮嘱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继续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从三线故事里汲取养分,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力量,传承好三线精神,奋发前进,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供稿/许雯汐 徐之婷 王芬艳  编辑校对/杨洋  审核/邓薇  终审/卢爱华)

胡瑞珊爷爷向团队成员讲述往事

陈偶绣奶奶向团队成员讲述往事

合影




返回原图
/